特朗普的胜选,无疑是保守主义思潮的一场重大胜利。自冷战结束以来,世界以自由贸易为代表的全球化进程被悍然打断,各国都开始了重新站队,划分盟友和敌人,并纷纷计划在国境线树起壁垒,警惕地注视着来访的陌生人。
横亘在美墨边境的墙,象征着保守思潮的重新回归
这种思潮已经蔓延到了各个领域,不仅是贸易,还包括广泛的民间交流,学术合作,留学以及移民。从特朗普组建的施政团队便可清晰地看到这种保守主义泛滥的未来。
美国是全世界的焦点所在,其政策取向当然也会对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世界起到示范作用,激励这些国家的保守力量崛起,因此我们预计,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都会对移民政策进行调整,至少在表面上会变得更加严格。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曾经风行半个多世纪的移民浪潮将会走向悲观的未来?
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认为,短期内尤其是特朗普刚上台的一到两年的确会有一场移民风向衰减的现象。但这种趋势不会持续下去,更不会重新回到二战前各国民族主义泛滥的局面。因为决定各国移民政策的基础,始终是经济。
经济是人类一切行为和思想观念演变的基础。保守主义者的回潮其实也跟经济有关。因为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进程中,获得最大利益的是企业家以及围绕着企业家提供服务的专业人士,而对底层劳工却意味着工作机会的丧失,以及面对外来移民的优越感的失去,双重的冲击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被剥夺感,这正是支撑特朗普重返白宫的最重要的驱动力。
特朗普的基本盘,是全球化的利益受损者
然而,当特朗普真的树立起关税壁垒,并将非法移民统统驱逐出去后,人们一定会发现,旧的问题未必解决,新的问题却已涌现。商品纷纷涨价,服务和劳动力变得昂贵,减税减去的负担又转化成各种成本使得企业仍然负重前行。更危险的是科技业,失去大量外国人才后还能保持创新吗?
所以,当保守的激情过去后,现实的问题必将迫使政策指针再次转向,移民和留学也会重新恢复宽松。
在美国之外,我们再来看其他发达国家。欧盟一直以来并非移民国家,在政策上本身就比美国要严格。但过去几年出于左派理念的驱动以及吸收劳动力的考虑,欧盟接受了许多难民,已经造成了不小的社会问题。因此欧盟各国都有收紧移民的呼声。从目前的趋势看,欧盟各国减少甚至停止接受难民是大概率的方向。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移民都会受到影响。和美国一刀切的移民政策不同,欧盟其实是非常渴望高技术人才的。近些年来,欧盟一直面临经济疲软,创新乏力的状态。一方面年轻人的失业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另一方面,在科技和商业领域又缺乏真正的人才,导致技术创新无法跟上美国的步伐,且饱受左派思潮的困扰,创新受到诸多掣肘。
汹涌的难民潮让许多欧洲国家吃不消
所以当美国带头搞起保守主义,欧盟即使会跟,也会采取较为灵活的手法,而非像特朗普政府一样一刀切的态度。欧盟会对难民和低收入移民更加严格,但对具有专业技能和技术实力的移民会更宽松。这同样是出于经济原因,因为欧盟很清楚,如果没有足够多的人才,他们将难以与美国竞争。
一个明显的标志是欧盟内部较重视科技产业的国家,例如荷兰,爱尔兰,瑞士等,都在技术型移民上放宽了门槛。而根据我们的观察,接下来法国也会调整其移民政策,希望借更多技术人才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和工业。
北美除了美国外,加拿大是另一个重要的移民国家。不过其刚刚经历了对移民政策的收紧,短期内应不会有变化,但这种政策已经造成了内部通胀和物价的上涨。加拿大过去一直以移民门槛低著称,但在当前严格的审查下,原来很多移民中介推销的保姆移民,农业移民,买雇主的手段几乎完全失效。现在想要进加拿大,是需要真实的工作合同,以及扎实的学历经验作为条件的。但对国人来说,更不利的因素是安全审查,尤其是理工科留学生极容易触犯国安问题。
印度人正在席卷加拿大,显示这个国家仍然需要大量劳工填补缺口
不过作为传统移民国家,加拿大仍然需要移民来发展经济,并通过交税来支撑其福利体系。所以加拿大不可能放弃移民政策,而是更多地通过调整,从重视移民的多元化价值观,转向更看重移民的经济价值。因此对申请人来说,掌握一门技能或专业技术,以及良好的英语能力始终是关键。
移民国家还有位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尽管这两个国家常常一同被人们提起,但实际上两国的政策取向和社会文化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澳大利亚早年就有排外的白澳政策,后来出于补偿的心理,有一段非常宽松的时期,但多年前就已重新严苛起来,连技术移民的门槛都相当高。
相比起来,新西兰就友好多了。最近几年新西兰的经济不算好,加上薪资比邻居低,因此不少新西兰人会到澳大利亚发展,以获得更高的商业回报,这更加剧了新西兰政府的焦虑,因此其移民政策比澳大利亚要宽松许多,政府甚至会给予一些雇主自由聘用外国员工的权力。
辽阔的山川既是新西兰的天赋,也是限制其发展现代商业和科技的阻力
再说说日本,当前日本的移民政策总体是偏向宽松的,这主要源于严重的劳工短缺问题。日本经济已经走出了长期的萧条,然而萧条期带来的低生育率不是短期内能够消除的,这使得日本政府不得不打破原来的保守惯例,大量向外国人开放工作签证。如果你去过日本就会发现,许多服务业岗位都由东南亚人担任。在中层专业岗位上,中国人和韩国人也比比皆是。基本上只要你日语能力过关,几乎可以肯定地在日本找到不错的工作。
日本的企业里已经满是外国面孔了
最后我们再谈谈东南亚,东南亚的明星当然是新加坡。作为香港资本撤出后最大的受益者,新加坡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均 GDP 已经来到了 8 万美元,晋升为世界顶尖梯队。但随着而来的是劳动力短缺造成的物价上涨,因此对新加坡政府来说,一方面要降低劳动成本,另一方面又要接住涌入的资本,所以从技术人才到底层劳工都需要更开放的移民政策。
新加坡通过三种外籍工作许可证来处理不同的情况。基层劳工许可只允许过来工作,而无法转换为永居,所以是无法移民的类型。技能型和技术型许可证可以携带亲属,也可以在满足条件后申请永居,属于新加坡欢迎的人才。但由于现在去新加坡的人太多,这两种许可证的条件已经水涨船高了。
新加坡之外,经济还不错的东南亚国家就是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了。
这几个国家也是被欧美资本认为继中国之后一片新的投资热土。越南的电子制造,泰国的汽车零配件和光电子,还有马来西亚的半导体都是颇有亮点的新兴产业,但受限于产业基础薄弱,人才供给不足,想要接过中国的科技制造业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东南亚各国当然都做了努力,但产业升级始终算不上成功。不过,现阶段互联网在东南亚的发展势头很不错,和中国互联网大发展的原因很像,比如不够完善的传统商业体系,使得互联网电商得以越过传统商业直接满足用户需求。另一个原因,则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给了他们很多示范作用,甚至直接投资手把手将经验和技术教过去。这是很多国内互联网人受到东南亚企业欢迎的原因。

东南亚的著名互联网独角兽企业
自特朗普胜选后,全世界有移民想法的人都或多或少感到了不安。的确,全球化浪潮目前来看的确遇到了阻力,保守思潮的回归给移民之路增添了不确定性。但我们也要认识到,经济始终是决定移民政策的基础。现在发达国家普遍面临劳动力短缺,和科技竞争异常激烈的挑战,更重要的是,他们要维持高福利,就必须有足够多的劳动人口缴纳税赋,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真正关上移民的大门。许多宣称要收紧移民政策的国家实际上并不是打算真的减少移民,而是进行政策调整,把对难民的名额转到技术移民上去。